經常失眠會加大心臟病的發病率
新研究中,挪威科技大學拉爾斯·埃里克·洛桑德博士及其研究小組收集了參加1995—1997年挪威一項全國健康調查的近53000名男女參試者的相關數據,并通過問卷調查研究了參試者的睡眠習慣。在為期11年的跟蹤調查中,研究人員發現,近2400人心臟病首次發作。進一步分析發現,與沒有睡眠問題的人相比,幾乎每天都睡不好覺的人心臟病危險增加45%,入睡困難的人心臟病危險增加30%,睡醒后感覺身體沒有恢復的人心臟病危險增加27%。
研究人員將導致失眠的其它各種因素納入考慮范疇之后,研究結果依然成立。這些因素包括:年齡、性別、婚姻狀況、教育程度、血壓、血脂、糖尿病、體重、鍛煉情況、是否輪班、抑郁和焦慮等。研究人員表示,總人口中大約有33%的人存在至少一種失眠癥狀。另外,早期多項小規模研究已經發現心臟病與失眠癥和高血壓都存在關聯。
那么,良好睡眠是否一定保證心臟更健康?
美國心臟協會發言人,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臟病學教授格雷格佛納羅博士表示,多項早期研究調查了“睡眠干擾是否會增加心臟病危險”這一問題。但是結論難以達成一致,良好睡眠是否一定保證心臟更健康?至今仍然難以決斷。
盡管失眠與心臟病危險增加之間關聯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,但是新研究負責人洛桑德博士認為,睡眠問題可能會增加高血壓或炎癥幾率,進而導致心臟病。紐約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愛德華·A·費舍爾博士也表示,一種解釋是,所有新陳代謝過程都受“晝夜節律”變化的控制,而晝夜節律與“睡眠-清醒周期”密切相關,睡眠不良必然增加心臟病危險。但是相關研究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探明。
支招:失眠了怎么辦?
睡覺之前要使心平靜下來:在睡覺前的一兩小時抽出十幾分鐘集中精力把白天的事情想一想,做出該如何處理問題的決定,之后將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簡單地做個計劃。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減少煩惱、放松大腦,使你能夠一上床就很快入眠。
睡前不喝咖啡不抽煙:咖啡、可口可樂和巧克力都含有使人興奮的咖啡因,因此睡覺之前不要喝、吃這些東西。此外抽煙也容易使人興奮,因此一定要改掉睡覺之前抽煙的習慣。
睡前不飲酒:一些人為了放松自己喜歡睡覺之前喝點酒,以為這樣可以幫助睡眠,其實這是錯誤的。要知道酒精抑制了你的中樞神經,也破壞了你的睡眠,過幾個小時后,由于酒精的刺激你還會醒來感到頭痛。
睡前吃點東西:睡覺前一兩個小時吃一片面包和一個水果,或者喝一杯牛奶。但是不要吃太甜的東西,因為甜品容易使人緊張。
養成睡前停止思考的習慣:睡覺之前,聽聽曲調委婉、節奏舒緩的音樂,或者學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,如:雨聲、蟲鳴等等。傾聽大自然的方法開始做起來會有些困難,不過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學會。
晚間散步:長期患失眠癥的人也可以在晚間散散步,地點最好選擇居家附近,距離不要太長。散步可以放松肌肉,使身體發熱,通常當體溫降下來時,人也就會感到困乏想睡覺。
睡前洗個熱水澡:人在入睡時體溫低,而白天體溫是最高的,根據這個理論,人在睡覺前兩三個小時洗個熱水澡可以幫助睡眠,因為洗澡能將體溫升高,等到了你的睡覺時間,你的體溫也就降了下來。